摘 要
随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空间思维能力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本研究以高中地理教学为切入点,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课堂实验等方法,研究选取了某市三所高中的500名学生作为样本,系统考察了教学策略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地图阅读、空间想象和地理建模的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空间认知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研究发现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具有独特优势,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并验证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对推动地理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空间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 分层递进式教学
目 录
摘 要 I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空间思维能力概述 2
(一)空间思维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2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空间思维需求 2
(三)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3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4
(一)当前教学模式对空间思维的影响 4
(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 4
(三)教师在空间思维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5
四、高中地理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6
(一)基于地图的教学设计优化 6
(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 6
(三)项目式学习与空间思维能力提升 7
结 论 8
致 谢 9
参考文献 10
原创性声明 11
版权使用授权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