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然教育课程作为连接幼儿与自然环境的重要桥梁,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自然教育课程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具体实施策略。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框架,结合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选取某地三所幼儿园共计240名3至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半年的自然教育课程干预,收集并分析幼儿在观察、提问、实验及推理等方面的表现数据。结果表明,自然教育课程能够显著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与能力,尤其是在问题意识培养和逻辑思维发展方面效果显著。此外,研究发现课程设计中融入开放性问题、实地探索以及跨学科内容是关键创新点,这些策略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系统总结了自然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与实践路径,提出了“情境—体验—反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幼儿科学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该研究成果对优化幼儿科学教育体系、推动自然教育课程的普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然教育课程 科学探究能力 建构主义 情境—体验—反思 幼儿教育
目 录
摘 要 I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
二、自然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 3
(一)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核心要素 3
(二)自然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 3
(三)课程设计的实践导向原则 4
三、自然教育课程中的教学策略 5
(一)激发幼儿科学兴趣的方法 5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应用 5
(三)多感官参与的教学设计 6
四、自然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估 7
(一)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7
(二)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标准 7
(三)教师角色与支持体系构建 8
结 论 9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