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青少年成为主要用户群体,其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不同使用模式与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1200名12至18岁的青少年为样本,收集其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使用目的及自尊水平等数据。结果表明,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与较低的自尊水平显著相关,而以社交互动为目的的使用方式对自尊有正向促进作用。此外,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比较行为在这一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频繁进行社会比较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自尊下降的现象。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区分了社交媒体使用的不同类型及其差异性影响,并首次引入动态比较行为变量,揭示了其在心理效应中的关键角色。研究结果为理解社交媒体的心理影响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家庭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关键词:社交媒体使用 青少年自尊 社会比较行为
目 录
摘 要 I
第一章 绪论 1
1.1 社交媒体与青少年自尊心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第二章 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自尊心的正向影响 2
2.1 社交支持对自尊心的提升作用 2
2.2 积极互动与自我认同感的建立 2
2.3 自我展示促进自信发展 3
第三章 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自尊心的负向影响 4
3.1 社交比较导致自尊水平下降 4
3.2 网络欺凌对心理健康的侵蚀 4
3.3 过度使用引发自我价值感降低 5
第四章 影响机制与调节因素分析 6
4.1 使用动机对自尊心的影响路径 6
4.2 家庭支持在其中的作用分析 6
4.3 同伴关系的中介效应探讨 7
结 论 8
致 谢 9
参考文献 10
原创性声明 11
版权使用授权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