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不动产登记错误可能损害权利人合法权益,而诉讼时效制度在救济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以诉讼时效与不动产登记错误的法律救济为切入点,探讨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及其对权利保护的影响。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比较法考察等方法,本文系统梳理了现行法律框架下诉讼时效对不动产登记错误救济的适用规则,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现行制度在时效起算点认定及举证责任分配等方面存在模糊地带,可能导致权利人难以及时获得有效救济。本文创新性地提出构建以“权利知晓”为核心的时效起算标准,并引入多元化的举证机制,以平衡各方利益。研究成果为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错误救济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键词:不动产登记错误 诉讼时效 法律救济
目 录
摘 要 I
一、绪论 1
(一)诉讼时效与不动产登记错误的背景分析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1
二、诉讼时效对不动产登记错误的影响 2
(一)诉讼时效的基本概念与适用范围 2
(二)不动产登记错误的类型与成因分析 2
(三)诉讼时效对登记错误救济的限制作用 3
三、不动产登记错误的法律救济路径 4
(一)行政救济在登记错误中的应用 4
(二)民事救济途径及其局限性分析 4
(三)司法审查在登记错误救济中的角色 5
四、诉讼时效与登记错误救济的协调机制 6
(一)诉讼时效与登记错误救济的冲突表现 6
(二)协调机制的构建原则与实践路径 6
(三)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7
结 论 8
致 谢 9
参考文献 10
原创性声明 11
版权使用授权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