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由于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文章从非法证据的概念、特点、适用原则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证据均衡机制,强化证据认定工作,增强法官专业素质的对策。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证据确证与排除之间的平衡难题,非法证据与法定证据的相互交织,法官主观意识在非法证据排除中的作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侦查实践需求的冲突。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给有关机关在完善我国刑事证据排除制度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刑法,诉讼体系,非法证据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
1非法证据的种类与特征 1
1.1非法证物的界定与外延 1
1.2不正当证据的性质与适用原则 2
2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2
2.1我国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的法理基础 2
2.2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应用 2
3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困境 2
3.1证据确凿与排除的两难 2
3.2非法取证和法定取证相混淆 2
3.3司法人员的主观认识在非法证据排除中所起的作用 2
3.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侦查实践需求的冲突 3
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困境及其破解 3
4.1确立证据确定与排除之间的权衡机制 3
4.2强化取证工作,使侦查过程标准化 3
4.3加强对法官业务素质的培养 3
4.4改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增强其实用性 4
结论 4
参考文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