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保障农民健康、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当前部分地区仍存在运行管理效率低下、设施维护不及时等问题,亟需探索有效的提升路径。本研究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效率为核心目标,基于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综合运用DEA模型、层次分析法及案例对比研究方法,对全国多个典型地区进行评估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运行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包括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公众参与度低等。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本研究发现合理配置资源、强化专业培训、完善激励机制和加强社区协同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工程运行管理效率。此外,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数字化管理工具,结合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为实现精准监测与高效运维提供了技术支持。主要贡献在于系统揭示了制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效率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实践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成果对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效率;DEA模型;数字化管理;社区协同治理
目 录
摘 要 I
1 绪论 2
1.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背景与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
2 运行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
2.1 工程设施维护的技术挑战 4
2.2 资金投入与使用效率问题 4
2.3 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5
2.4 村民参与度对管理效率的影响 5
2.5 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的作用 6
3 提升运行管理效率的关键路径 7
3.1 优化设施维护的技术方案 7
3.2 构建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 7
3.3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与能力建设 8
3.4 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8
3.5 完善政策法规与监督体系 9
4 实施路径的案例分析与对策建议 10
4.1 典型地区运行管理经验总结 10
4.2 技术创新在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10
4.3 资金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 11
4.4 社区共管模式的探索与推广 11
4.5 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12
结 论 13
参 考 文 献 14
致 谢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