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晚明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转型阶段,小品文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体,展现了文人精神与审美趣味的深刻变化。本研究以晚明小品文为切入点,探讨其在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生成机制、艺术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文人精神转向。通过对晚明社会思想潮流的梳理,结合具体文本分析,本文运用历史文献法与美学批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了小品文中蕴含的个体意识觉醒、自然审美追求以及对传统价值体系的重新审视。研究表明,晚明小品文突破了正统文学的束缚,强调个性表达与情感抒发,形成了以“闲适”“雅趣”为核心的艺术风格。同时,它还体现了文人在动荡时代中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小品文置于晚明社会思潮的整体语境中考察,揭示了其作为文人精神载体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明确了小品文在古代文学史中的独特地位,为理解晚明文学的审美转向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对晚明文学的认识,也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晚明小品文 文人精神 艺术特征 个体意识觉醒 社会文化变迁
目 录
摘 要 I
一、绪论 1
(一)晚明小品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二)当前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1
(三)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1
二、晚明小品文的文人精神探析 3
(一)文人精神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3
(二)晚明社会变迁对文人精神的影响 3
(三)小品文中体现的个体意识觉醒 4
三、晚明小品文的审美转向特征 5
(一)从教化到性灵的审美转变 5
(二)自然之美与日常生活的表现 5
(三)审美趣味的个性化与多样化 6
四、晚明小品文的艺术表现与文化价值 7
(一)语言风格与艺术手法创新 7
(二)小品文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 7
(三)晚明小品文对后世的影响 8
结 论 9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