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园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虚实相生”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美学原则之一。本研究以“虚实相生”为核心,探讨其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体现及其文化内涵,旨在揭示这一美学原则在空间营造、意境表达和情感传递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基于文献分析的方法,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古典园林案例,深入剖析“虚实相生”在布局、造景、建筑与自然关系处理中的具体应用,并结合哲学、艺术理论对其实现机制进行阐释。研究发现,“虚实相生”不仅体现在有形的空间设计中,如实体建筑与虚空庭院的对比,还延伸至无形的意境营造,如通过借景、框景等手法实现视觉与心理上的延展性。此外,该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首次系统梳理了“虚实相生”在园林设计中的多层次表现形式,并提出了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研究成果为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美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当代园林设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园林文化。
关键词:虚实相生;中国园林;意境营造;天人合一;现代景观设计
目 录
摘 要 I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虚实相生的哲学基础与文化内涵 3
2.1 儒释道思想对“虚实相生”的影响 3
2.2 传统美学中“虚实”概念的演变过程 3
2.3 园林艺术中的“虚实”哲学表达 4
2.4 “虚实相生”在园林设计中的核心价值体现 4
3 中国园林中“虚实相生”的具体表现形式 6
3.1 山水布局中的虚实对比手法 6
3.2 植物配置中的虚实空间营造 6
3.3 建筑元素中的虚实结合技巧 7
3.4 水体运用中的虚实意境塑造 7
4 “虚实相生”美学原则的应用与现代启示 9
4.1 古代园林中“虚实相生”的经典案例解析 9
4.2 现代景观设计对“虚实相生”的继承与发展 9
4.3 “虚实相生”在城市规划中的潜在应用 10
4.4 数字技术背景下“虚实相生”的创新实践 10
4.5 面向未来的“虚实相生”美学发展方向探讨 11
结 论 12
参 考 文 献 13
致 谢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