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在《红楼梦》的头八十回里,作家为模仿小说中的角色而进行了诗词的写作,并针对每一个角色的性格特征而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突出其个人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抒怀”和“抒情”的功能,展示了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展示了小说的真实面貌。而以叙述者的身分所创作的诗歌,则是从另一个视角或赞美、或讥笑、展示性格和人生际遇,从而丰富了对角色的刻画。作家通过诗歌来对角色进行了正面和侧面的描写,从而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红楼梦》;诗词歌赋;人物塑造
目 录
一、 代拟诗词,展现个性与本真 1
(一)文备众体,凸显个性 1
(二)言志缘情,流露本真 4
二、以玄妙诗为骨骼勾勒黛玉的命运结局 6
三、叙述之作,揭示性情与命运 6
(一)他者角度,直观印象 7
(二)烘托环境,反衬性情 8
(三)期待视野,暗示命运 9
四、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在《红楼梦》的头八十回里,作家为模仿小说中的角色而进行了诗词的写作,并针对每一个角色的性格特征而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突出其个人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抒怀”和“抒情”的功能,展示了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展示了小说的真实面貌。而以叙述者的身分所创作的诗歌,则是从另一个视角或赞美、或讥笑、展示性格和人生际遇,从而丰富了对角色的刻画。作家通过诗歌来对角色进行了正面和侧面的描写,从而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红楼梦》;诗词歌赋;人物塑造
目 录
一、 代拟诗词,展现个性与本真 1
(一)文备众体,凸显个性 1
(二)言志缘情,流露本真 4
二、以玄妙诗为骨骼勾勒黛玉的命运结局 6
三、叙述之作,揭示性情与命运 6
(一)他者角度,直观印象 7
(二)烘托环境,反衬性情 8
(三)期待视野,暗示命运 9
四、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