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预付式消费作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式,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但伴随其广泛普及的是消费者权益受损事件频发,凸显了该领域法律规制的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预付式消费中的法律风险,并提出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对策。通过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当前预付式消费领域的法律框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典型纠纷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现行法律法规在合同条款规范、经营者责任界定以及消费者救济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导致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和履约风险中处于弱势地位。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构建多层次监管体系的建议,包括强化合同备案制度、引入第三方资金托管机制以及完善集体诉讼制度等措施,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法律保护。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预付式消费领域法律规制研究的空白,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关键词:预付式消费 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律规制 合同条款规范 多层次监管体系
目 录
摘 要 I
一、绪论 1
(一)预付式消费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二、预付式消费中的法律风险分析 3
(一)合同条款不公平问题探讨 3
(二)商家失信行为的法律风险 3
(三)消费者维权困境及其成因 4
三、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5
(一)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框架 5
(二)权益保障机制存在的不足 5
(三)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的路径 6
四、预付式消费治理对策与建议 7
(一)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7
(二)推动行业自律与监管创新 7
(三)提升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 8
结 论 9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1
原创性声明 12
版权使用授权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