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中的逮捕与羁押制度研究

刑事诉讼法中的逮捕与羁押制度研究


摘要


本文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刑事诉讼法中的逮捕与羁押制度,旨在分析现有制度的运行状况,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文章开篇即对逮捕与羁押制度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定位与作用,并详细探讨了其法律基础和实践意义。随后,通过对比分析,本文深入剖析了逮捕与羁押在制度设计、实施条件及法律效果等方面的异同,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深入分析过程中,本文发现当前逮捕与羁押制度存在多个显著问题。一方面,逮捕条件设置不合理,如“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标准的模糊性引发了广泛争议,同时逮捕必要性审查机制的不完善也加剧了滥用逮捕措施的风险。另一方面,羁押期限管理不规范,羁押期限的延长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且与办案期限的混同进一步削弱了羁押的正当性。此外,律师会见权受限及人权保障不足等问题也亟待解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对策。首先,应优化逮捕条件设置,明确逮捕的必要性标准,并建立逮捕后的定期审查机制,以遏制不必要的逮捕行为。其次,应规范羁押期限管理,实现羁押期限的法定化,并设立最长羁押期限,同时建立羁押期限的司法审查与救济制度,确保羁押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再次,应保障律师会见权,完善律师会见在押人员的规定,并加强对律师会见权的保障与监督,以维护被羁押人的合法权益。最后,应加强人权保障,改善羁押场所条件,严厉打击超期羁押与刑讯逼供行为,以彰显我国司法制度的公正与人道。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刑事诉讼法中逮捕与羁押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为我国司法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司法公正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逮捕制度;羁押制度;人权保障



目录

一、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2

二、逮捕与羁押制度概述 2

2.1 逮捕制度的基本内涵 2

2.2 羁押制度的基本内涵 3

2.3 逮捕与羁押制度的法律基础 3

2.4 逮捕与羁押制度的实践意义 4

三、逮捕与羁押的异同比较 4

3.1 制度目的的比较 4

3.2 实施条件的比较 5

3.3 法律效果的比较 5

四、逮捕与羁押制度存在的问题 6

4.1 逮捕条件设置不合理 6

4.1.1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标准的争议 6

4.1.2 逮捕必要性审查机制的不完善 6

4.2 羁押期限管理不规范 7

4.2.1 羁押期限延长的随意性 7

4.2.2 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的混同 7

4.3 律师会见权受限 8

4.3.1 律师会见在押人员的困难 8

4.3.2 会见权受限对辩护权的影响 8

4.4 人权保障不足 8

4.4.1 羁押场所条件恶劣 8

4.4.2 超期羁押与刑讯逼供现象 9

五、逮捕与羁押制度的完善对策 9

5.1 优化逮捕条件设置 9

5.1.1 明确逮捕的必要性标准 9

5.1.2 建立逮捕后的定期审查机制 10

5.2 规范羁押期限管理 10

5.2.1 法定化羁押期限,设置最长羁押期限 10

5.2.2 建立羁押期限的司法审查与救济制度 11

5.3 保障律师会见权 11

5.3.1 完善律师会见在押人员的规定 11

5.3.2 加强对律师会见权的保障与监督 12

5.4 加强人权保障 12

5.4.1 改善羁押场所条件 12

5.4.2 严厉打击超期羁押与刑讯逼供行为 13

六、结论 13

参考文献 15


 

扫码免登录支付
原创文章,限1人购买
是否支付31元后完整阅读并下载?

如果您已购买过该文章,[登录帐号]后即可查看

已售出的文章系统将自动删除,他人无法查看

阅读并同意:范文仅用于学习参考,不得作为毕业、发表使用。

×
请选择支付方式
虚拟产品,一经支付,概不退款!